1)第216章 寻亲_一个很暗很暗的暗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护卫贾背着陶阿宝,我在前边开路,县城里的人说大善人坟的村民极少出山,一年才派一个人出来买盐和针头线脑。到县里买东西的人仿佛是哑巴,买东西靠指和比划,也不讲价,老板或店里的伙计和他搭话,从来不理。

  因此县城里的人对那个村子也大了解,只觉得村民神神秘秘的,十分‘孤僻’。

  这样隐蔽的村子,倒是个隐居的好去处。

  我们翻山越岭,终于来到建在山坳里的大善人坟村。

  山路陡峭难行,看得出平时没什么人走。

  我在山坡上大略数了数村中的房屋数量,约有三十户人家。

  家家都有篱笆院,散养的鸡在村中闲庭信步,狗吠声时而传出,我们走得越近、叫声越凶。

  村中显少来外客,我们刚到村口,便有两个年轻人上前将我们拦住。

  “你们是谁?”年轻人黝黑的皮肤泛着油光,眼神不善地盯着我们。

  “远道来的客人、到村里找个人。”护卫贾回道:“两位小哥,可认识叫陶庆的老人家?哦,也许你们叫他陶八爷。”

  “没这个人。”

  “不认识。”

  年轻人想也不想便同时答道。

  “他双腿残疾,六十出头。”我补充道。

  “没见过。”

  “不知道。”

  两人又是异口同声地否认。

  “那…这天儿快黑了,我们好不容易来的,折回去恐怕要摸黑翻山,太危险,村里有能借宿的地方没?放心、吃喝住都会付钱的。”护卫贾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,递到年轻人面前。

  银子只有一块,面前却有两个人,其中一个年轻人仍旧不为所动,另一个伸手接过碎银,说:“来我家吧。”

  他‘贪财’的举动,换来同伴的瞪视。

  护卫贾见有突破口,立即打开话匣子,颠了颠背后的陶阿宝说:“这是个苦命的娃娃,家里实在没人了,他爷爷就陶八爷一个兄弟,如果八爷不管,那这娃只能流落街头乞讨去啦。”

  可怜的小孩容易勾出人的同情心,陶阿宝年纪小、又生得可爱,若是流落街头乞讨,无论是死、是活,都令人唏嘘。

  “那你们是什么人哪?”年轻人在前头带路,他的同伴始终用警惕的目光在后面盯着我们。

  “过路商人,遇上了、就帮一把呗,要说收留个孤儿,不过给口饭吃的事,我家少夫人不是养不起,但终归是血浓于水、外人再同情他,也不如自家长辈亲不是?”

  年轻人点点头,嗯了一声,他倒是赞同护卫贾的说法。

  护卫贾层层递进式地套近乎,等走到年轻人家门口,聊天的气氛已经缓和下来。

  年轻人在门外唤了声‘娘’,一位眼盲的老妇扶着门框走出屋来。

  “阿毅回来啦?”老妇按照她熟悉的路线,一路摸索着走到院中。

  年轻人急忙打开院门走过去搀扶老妇,说话的语气柔和了许多: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