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四十章 奔跑_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4月20日,第53届戛纳电影节放出了提名名单。

  一共23部作品入选,包括科恩兄弟的《兄弟,你在哪》,大岛渚的《御法度》,拉斯冯提尔的《黑暗中的舞者》等等。许是因为去年的影展,对小成本和艺术电影的青睐太过明显,引起了一些争议,今年组委会遴选出来的全是名导大片,响当当的字号。

  其中的华语电影,大陆、台湾和香港各有一部入选,王佳卫的《花样年华》,杨得昌的《一一》,以及姜闻的《鬼子来了》。

  组委会相当逗比,在名单上,王佳卫的参选电影居然叫“untitledfilm”,即没有名字。还没搞清楚叫什么,就让它入围了。

  当然了,人们都认为它应该是《花样年华》,只是王导还没抽出空,给起个好听点的英文名。

  另外,李桉的《藏龙卧虎》则退出竞赛,变成了特别放映。该片版权已经在法国高价卖出,大概不希望万一没得奖,而影响了势头。

  这些片子,都是在开拍前,或在拍摄时,就被炒得无人不晓,天生带着股国际范儿,堪称各大洲电影艺术的最高水准。

  而在国内,即便被《苏州河》分去了很多眼球,《鬼子来了》仍然是本年度最被关注的<一><本><读}小说xstxt电影。

  前段时间,此片的各种负面八卦,刷得电影圈和观众都焦躁无比,这会总算听着个积极消息,顿时跟打了鸡血一样。

  片子还没放映呢,惯于炒作的媒体已经把它渲染成金棕榈的夺标大热。他们觉得自己在神助攻,这叫,造势。

  姜闻却烦得要死!

  就算电影局没有明摆着的,等他送上门,然后一碓子干掉。他也压根没抱审查通过的希望。直接走地下路线,打算悄默声的送到戛纳参展。真要得个大奖,回国宣传宣传,再拍拍马屁,兴许就成活了。

  老姜主意特正,报名的事儿,谁也没告诉,连制片方都不知晓,自己就干了。结果,被这帮孙子吵吵的天下皆知。

  简直猪队友!

  好在电影局那边。保持了一贯的迟钝性,没啥反应。又或许,他们也在观望,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。

  因为,《鬼子来了》究竟是怎样的故事,除了姜闻,谁也不知道。

  ……

  以前,嗯,大概是十几年前哪会。我们把没有稳定工作,挣钱少,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状态,概括成一个非常形象的字:混。

  但后来。这个字的意思就开始矫情了。

  满大街推销产品磨嘴皮子的业务员在混,成天坐写字楼噼里啪啦打字的上班狗也在混,开着二三十万的车偶尔去欧洲度度假的小白领更在混。

  混,似乎变得非常普遍。连朋友之间打招呼,也都在说:混的如何?哦,混的不错。

  好像特自豪的样子。

  与这些欠揍的贱人相比。崔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