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四三章 誓师出征_立鼎1894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话说到这份上,杨浩已经猜出他们的意图。无非是通guò几个月的观察,认定他是一位带着伪装的革命者。表面上的种种举措,都是在挖满清的根基,因此冒险上门来试探一番,顺便看看能否拉入到他们的阵营中。

  只不过,杨浩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跟他们一起干。

  一方面,这帮家伙还都单纯的可爱,干造反革命这种勾当,一点保密的意识和专业技能都没有。绝密的名单都能被查抄,找来的人动不动就出叛徒,导zhì大多数的行动都失败。在本世界,之后的几十年里,一波接一波的觉醒青年就那么牺牲了。

  杨浩知道陆皓东的下场,必然要为孙文一次又一次的测试牺牲掉。这样的青年俊才落得那样的下场未免太可惜了。

  因此,他诚挚的道:“你们意思我大概清楚。不过我坚持认为,做这等大事,必须考虑周详,更要在充分的准备。不但要有足够多的持相同理念,坚定不移的同志,组成骨干力量。更要有具体统一的纲领,和明确的革命方向,详细的方法手段。不能只靠一腔热情,不考虑现实情况的复杂性,就贸贸然行动。那样,只能一次次作出无谓的牺牲。而最终换来的,却是革命的成果被顽固的旧势力给巧取豪夺。”

  “总要有人牺牲,才能唤醒民众!”

  孙文略微激动地用力一挥手,目光炯炯的望着杨浩,带着广东口音的官话变得含混不清:“我们做这样的事。就早有为此而献身的觉悟!我们的同胞已经沉睡的太久。唯有鲜血才能让他们认识到不变革的危险。唯有敢于牺牲,才能让清廷看到我们的决心!”

  杨浩坚定的摇头:“我认为,眼下的环境并不适合那样激烈的行动。不说别的,统治阶层的旗人,首先就不会造他们自己的反;既得利益的官僚阶层,同样不允许现状的改变;商人地主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投机者,甚至在发觉你们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,或者连累他们时。可能首先跳出来充当打手,你们该知道他们的影响力有多么大。”

  “士人阶层更不必说,他们只认能够给官做,给名声的所谓正朔,丝毫不关心国家民族之大义。而最最应该重视的亿万底层人民,在没有觉悟到必须改变之前,就像是一团难以熔化的冰,无法破开。”

  中国革命的主力是需要改变现状的活不下去的农民,这个常识,本世界的中学生都知道。但在乙位面的清末时代。革命先驱们眼睛只盯着上层,以为换一个老板。换一批官员,换一个所谓“民主”的名头,就能改天换地,就算革命成功。

  杨浩不待两人反驳,又重重敲下一锤:“更要认清一点,那就是已经形成了包围,做好瓜分准备的列强,谁能支持改变中国的现状?谁会乐意中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