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一九章 反击,敌之七寸(一)_立鼎1894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国内,杨浩依然呆在海亚没有离开。

  南海沉船打捞和文物保护基金成立的事项,他多少都要表示一番参与的高度和深度,这免不了要去几次重要的活动,站站台说说话,同时也趁机将炎黄集团筹备许久的《明史》项目正式向国内青年才俊们推介。

  这是一个可以产生千百个亿万富翁的新兴文化产业,超级IP的存在,其中蕴含利益之大,绝不是一家两家公司能够吃下来的。

  在海亚盛宴活动正是宣布闭幕之后,一些顶级大佬非常低调的飞抵,跟杨浩一起就《明史》这一IP的开发投资,进行多轮磋商讨论。炎黄集团敞开大门,欢迎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分一杯羹,这样明白着要赚大钱的项目,凡是有眼光的投资者都不会轻易放过。

  当然这里头肯定没有顽固保守的所谓文化界名流,那些用文化流-氓来形容更为合适的所谓大家,其实不过徒有其表而已。争权夺利跟红顶白他们一个比一个精明,写出来的文章却依然跟千百年来的酸腐狂生一般无二。看上去文采斐然,认真分析却一无是处。除了指桑骂槐的批评指摘政府,糟蹋下层忙于求存的老百姓,便是自以为是的在各种重要政策的制定,和地方政府乃至民众行为准则的事情上指手画脚。

  那意思,好像天底下除了他们是“君子”之外,全都是不知道礼义廉耻的粗鄙之辈。

  可就是这些所谓的“君子”,却一个个满肚皮的男盗女娼。表面上道貌岸然的装忠厚长者。背地里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。民国年间的那些所谓文化界名流什么德行。现如今的“大家”们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  国人对于这些狗屁倒灶的文化人太过宽容,也被千百年的教育影响,搞得几乎兴不起对他们的质疑和蔑视。于是毛太祖千古之后,便有了他们再次粉墨登场,哗众取宠的闹剧不断上演。

  杨浩却一点都不惯着这种王八蛋,即便在宣布正式推动《明史》项目之后,有数以百计的所谓业界专家学者,不断写文章批评指责。提出种种貌似高屋建瓴的观点,话里话外,都是对杨浩这一“顽童”肆意挥霍上百亿的金钱,胡闹一样的乱搞正经事,感到格外的痛惜和愤怒。

  可实质上呢?不过是一贯的江湖套路,按照千百年来的熟练手法,先劈头盖脸一顿捶,让你心里生出种种自我怀疑,乃至自惭形秽,下意识的就把他们当成了指路明灯。到时候。还得放低了姿态,捧出真金白银。八抬大轿把他们请了来主持大计。

  这帮鸟人,就是这么打算的。

  只可惜,杨浩压根不上他们的当。炎黄集团甚至连一个回应都没有做出,只是不断地通过自己强大的平台,按部就班的一点点推动。

  那些具体负责研究工作的人员,也多半以没有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