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章 李世民拍案而起,叫绝_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5章李世民拍案而起,叫绝

  贞观三年(629年),这年参与科举的人有上千人,唐太宗鼓励科举还是很有效果的。

  科举的考生主要来自生徒和乡贡生两类,生徒相当于官学生,而乡贡基本是自学的,需要在官府登记考核,然后每年跟随各地贡品一起入长安。

  李白和崇祯属于乡贡生,临近科举前的半个月已经住在长安城距离考场不远的地方。

  诸葛亮,白起,张昊,三人也来凑热闹。

  “这次科举是吏部主持,准确来说是杜如梅为主考官。不过历史上杜如梅贞观四年就病逝,就是明年。”

  房间中,李白说着:“房谋杜断,可惜了一个贤能大才啊。”

  对于贞观的历史李白还是记得许多的。

  张昊开口道:“唐高宗,房玄龄,杜如梅,长孙无忌,魏徵,高士廉,唐俭,尉迟恭,程咬金,李靖……这些大人物,以后与我们肯定都会有交集,我们了解贞观历史走向,了解他们的一些信息,这是我们的优势,要好好把握。”

  换一句说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,还有这些功臣的家族,有的可以试着建立一些关系。

  诸葛亮望着窗外街上人来人往,淡淡然开口:“明日就是科举,祝你们好运。”

  崇祯开玩笑道:“这次不中进士,明年孔明可要陪我一起啊!”

  李白这次胸有成竹,很有希望一次就中进士。死记硬背的知识他会,诗赋更是信手拈来,现成的诗赋都有许多。

  至于试策(策论),已经跟崇祯,诸葛亮,张昊他们探讨过,心中有了复案。

  这次科举以明经科和进士科为主,有些专业性的科目可以选择性的考。

  只要考过明经科和进士科,就是登科高中了。

  在贞观年间,科举可没有一甲二甲三甲,也没有状元,探花,榜眼的说法。

  当然进士科过了,还是有个排名的,这也是唐太宗最在意的科目。

  大唐兴诗赋,也与科举要考诗赋,而且是在进士科中,只要做的一手好诗赋,就可能考过进士科。

  有人或许要问,历史上李白为何没有参加科举,以他的诗赋,考进士科轻而易举?

  这个问题张昊,崇祯两人也好奇,但李白避而不谈。

  历史上对此有过许多猜测,有人说李白孤傲,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,不屑科举。

  有人说李白向往隐居的对歌喝酒的悠闲生活。

  不过,历史上李白似乎对仕途还是挺上心的。

  也有人说李白在历史上的身份是个谜,至今为止也不清楚李白的出生。

  科举需要有详细的籍贯身份信息,因此说历史上的李白因为身份不明不能参加科举,只能找人举荐。

  历史上的李白要想考取功名的话必须要符合生徒或者乡贡的身份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李白的身份在唐朝时就说不清。李白的户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